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

能夠把同伴逗笑的人,就有資格上天堂

「能夠把同伴逗笑的人,就有資格上天堂!」

依學理來說,「詼諧、幽默、風趣」都是一種「令人愉悅的人格特質」,也是「人際相互吸引」的重要因素之一;一個老師,如果表達能力好,說話時又能詼諧幽默,則必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,展現其親和力,而產生歡愉的互動情境。
事實上,幽默、風趣老師的「角色扮演」(role-playing),是可經過「學習」而來;透過不斷地觀摩學習,並重複地練習,即可增加個人扮演好該角色的能力。
有一次上「國父思想」課時,五、六個同學翹課沒來,老教授就援例、低頭點名,同學們也就一個一個地回答「有」!當老教授點到「許一德」時,沒有人回答;老教授叫了三次「許一德」,仍然沒有人答腔。
老教授稍抬一下頭,眼光從老花眼鏡上方,仔細看了一下全班同學,然後很納悶地說:「這個人是不是人緣很差?怎麼連一個朋友都沒有?」
每個人的工作壓力都很大,也常愁眉苦臉;但是在煩雜的生活中,我們可以多觀察、多記錄四周的人,看看他們是如何「由憤怒轉為和諧」、「由悲苦轉為快樂」,且自娛娛人。
一個「愁眉不展」、「面帶憂容」的人,永遠悲觀、愁煩,但能夠「由憤轉諧」、「苦中作樂」的人,才是「幽默高手」。
所以,我們應多學習如何「取悅他人」、「逗笑別人」,因為穆罕默德說:「能夠把同伴逗笑的人,就有資格上天堂!」

好漂亮的牛奶海洋

好漂亮的牛奶海洋

一個人的「情緒」和「心境」,會影響自己的未來!一個「動不動就發怒」的人,表示幼稚得「還無法駕馭自己」。人在憤怒時,必須克制情緒,「不慌不亂,有條不紊」地理出一條路來。
一天,我打完羽球,穿著T恤,短褲,要回辦公室;途中,經過一理髮店,想到自己一頭長髮,該剪了,就走進二樓理髮店。一男士熱誠地招呼我,並說他是「店長」。好吧,就給男店長剪髮好了,看看他手藝如何?
剛打完球,累了,不想說話,我靜靜地看著前面的鏡子。
後來店長問我:「先生,你結婚了嗎?」我點點頭回應。
店長又說:「那太好了,我告訴你一個故事好不好?」我又微笑地點頭。
「我最近看到美國有個醫藥發明家,他說,他小時候很喜歡喝牛奶;有一次他打開冰箱,用右手去拿大罐牛奶,結果沒拿穩,手一鬆,就把整罐牛奶打翻了。」
這店長一邊幫我剪頭髮,一邊說道:當時,這小孩子嚇呆了。縮 在牆角,因為牛奶灑滿廚房的地上,媽媽可能會臭罵他。可是,當媽媽走過來看到時,卻說:「哇,我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壯觀牛奶海洋,好漂亮哦!」這小孩聽媽媽這麼一講,突然就不害怕了。這時,媽媽又對小孩子說:「你好厲害哦,媽咪長這麼大,都沒有看過這麼漂亮的牛奶海洋耶,你願不願意幫媽媽一起把牛奶打掃乾淨?」
後來,媽媽就拿著抹布、清水等用具,帶著兒子一起把廚房打掃一 遍,整個廚房也變得乾淨無比,這時,媽媽又把兒子先前打翻的塑膠牛奶罐,裝滿了水,放進冰箱,然後再教他,怎麼拿才不會打翻? --必須用雙手一起拿,牛奶才不會鬆掉,才不會打翻在地上。
坐在理髮座椅上,我原本昏昏地想睡覺,可是,聽店長這麼一講,咦,似乎很有道理。我兒子已經快二歲了,也經常喜歡自己打開冰箱拿飲料喝;萬一有一天,他把飲料、牛奶不小心打翻了.溢流滿地,那我會如何處理呢?我會不會怒氣衝天,大聲罵他:「你那麼笨啊,連牛奶都不會拿?」
我在想,我應該不會這樣罵我兒子,我可能會說:「沒關係、沒關係,你不要過來,不要踩到牛奶。」然後,叫我太太過來,把牛奶擦拭乾淨,哈!
我很驚呀,故事中美國小孩的媽媽不是這樣自己擦拭,而是叫小孩和她「一起收拾」、「一起承擔」自己不小心做錯的事;而且,還 把牛奶重新裝滿水,再教小孩怎麼拿,才不會「再次出錯」!
正因為這樣,那美國小孩,他後來就「不怕做錯事」,也有信心和勇氣不斷地嚐試、實驗;儘管有時還是會出錯,但他都學習用「心 平氣和」的心來看待,並勇敢地「自我承擔」所做的一切。
心理學家說:「當一個錯誤已經發生、覆水難收時,你發再大的脾氣,也都是於事無補,大聲責罵小孩,也只是使小孩更害怕、 更恐懼而已;而且,憤怒,可能會造成更多的錯誤喲!但在生活中,當錯誤已是既成的事實時,就必須勇敢面對、勇敢承擔;歇斯底里地發脾氣,不僅使別人遭殃,受害最大的更是自己。」
事實上,一個人的「情緒」和「心境」,會影響自己的未來!一個「動不動就發怒」的人,表示幼稚得「還無法駕馭自己」。人在憤怒時,必須克制情緒,不慌不亂,有條不紊理出一條路來「情緒」是可以學習的,在覆水難收時,可以如同本文中的媽媽一樣,用「正面思考」的方式,和顏悅色地教導孩子、處理事物。
假如我們天天用心經營自己、學習掌握自我情緒,有一天,一定會有令人驚喜的「自我新發現」--我的火氣變小了、我不輕易動怒了、我的修養進步了!

信任是甚麼??

文/李忠賢

一直都很習慣到隔壁轉角的小攤買蛋餅當消夜。

賣蛋餅的老闆還很年輕,一身樸素的穿著就像那個他賴以維生的攤子一樣簡單、乾淨。但是,他腦後綁的那束長長的馬尾巴,讓我一開始以為他是個藝術工作者。

老闆相當親切、健談,但是和客人的交談並不影響他伶俐的動作
──揉麵糰、煎餅、打蛋、切餅和裝袋。呵!一串的動作可是順得很。

自從吃過老闆的蛋餅之後,就不曾再光顧過其他蛋餅攤,並不是老闆的手藝特好,也不是他賣的便宜,奇怪吧?其實是因為老闆把一堆零錢擺在桌上,任客人自個兒付錢、找零,他老兄可完全不管。

他的作法相當前衛也吸引人,客人在這兒買到的不只是塊熱騰騰的蛋餅,還有分對人的尊重與信任,所以蛋餅吃起來還真是特別的香。

有次問老闆:難道不怕客人吃了不給錢嗎?他沒說什麼,只是對我神祕地笑了笑,順手把蛋餅遞給了我。就在伸手接過的霎那,我好像有些領悟了
──或許在這個人際關係逐漸疏離的社會中,那些裝置在各個角落的監視器,已經證明了由於我們不再自我尊重,而喪失了別人對我們的信任。我們雖然沒有犯罪,但實際上早已與入獄無異。

然而在我們的內心世界裡,真是希望這樣嗎?不是的!於是我在這鬧市的角落裡,得到盼望已久的完全尊重。

前一陣子老闆的攤子被警察取締了,幾天不見攤子,心底很是緊張,就怕自此以後吃不到蛋餅了。還好後來老闆轉移陣地,雖然仍是臨時小攤子,但老闆與屋主處得蠻好的,應該不會再被取締了吧!(摘自慈濟月刊373期)

成熟是什麼呢?

成熟是什麼呢?

1.
§心中想到【鑽石和珍珠】,鑽石耀眼昂貴,珍珠柔和溫潤,成熟是像珍珠而非鑽石,以我們的溫和豁達的態度來與人相處,讓我們所發出的光芒世一種明亮,但不刺眼的光芒。因此,應是【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】。

2.
§成熟是一種【圓潤而不膩耳的音調】,那就是說「我們說話適可而止,給對方、也給自己留餘地」。而這裡所說的音調就是不要把話說得太滿,不要說情緒的話,保守我們的口,口說好話,時常去贊美別人,而不去諷刺別人。

3.
§成熟是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,那就是做到【無求品自高】。我們常常會在乎別人對我們的看法,其實,一個成熟的個性是能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為人著想。例如:對長輩能多一份關愛,對同儕多一份的關懷。因為一切是從為出發點,我們就不必擔心別人的臉色。即使遭受負面的回饋(毀謗),我們仍心安理得。所以聖經有言:「你要保守你的心甚於一切,因為一生的成敗果效都由心出發」。
4.§成熟是一種停止向周圍訴苦的氣度,也就是中國人說的【窮理知命】。人世間有太多的無常,當一切的不如意降臨時,不妨想想:我們能活著真好。例如921地震。於是對很多事情就能有了然於心。因此與人相處時,我們不要把自己所在一個既定的觀念或事情,非要如此不可。

5.
§成熟是一種不理會哄效的微笑,也就是「轉超脫本身主觀的感覺,提昇自己置身事外,作客觀的判斷」在雜亂的環境中,我們更需要找回寧靜的心,找回感動的心、溫暖的心與柔軟的心。在忙碌的生活之中,讓自己能夠擁有超脫問題的能力來看問題,在解決問題時,能捉住問題的核心,以微笑的心、平安的心、喜樂的心來處理一切。

6.
§成熟是一種洗刷了篇集的淡漠,因為我們夠看透或明白人生的因果,因而產稱平靜。淡漠不是表示漠不關心,而是對事情的平靜語不執著,圓融與溫柔。
7.§成熟是一種無需要聲張的厚實,因為自我肯定,所以產生一種自信心。在我所敬佩的人物中,我都能看到一種厚重實在的感覺,而這種厚重正是默默耕耘、不虛張聲勢。他們對自己充滿自信,而實實在在的過日子。他們所做的事是較少考慮自己,而多讓別人得好處。

8.
§成熟是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,我們擁有良好富裕的環境,但平易近人。我們處在高位時,應該放下身段而謙卑與人相處。因為人並無高下貴賤之分,只有在不同崗位上做不同的工作。例如在學校中,一個星期校長沒上班也許沒有異樣,可是一個星期少了工友,學校就會產稱莫大不便和困擾。在家中也有同樣的人為你服務,而你們的態度.對他們都好嗎?
成熟是什麼?你們自己給答案吧!但願我們有更寬闊的空間、更好的態度、更柔軟的心去解決問題。我想這才是成熟的人生。

心的停機坪

心的停機坪

小舅帶我去松山機場的跑道末端,看著飛機從自己的頭頂起飛、降落,伴著轟轟的引擎聲。那時的年紀還小,對飛機有無限的期望與憧憬,也覺得自己在那一刻,心都跟著飛機起飛,整個心情熱熱鬧鬧的,那時看飛機對我來說,是一種熱鬧而繽紛的心情。
長大後,有了許多機會搭國內線的班機來往台灣各地,有時是因為工作出差,有時是到南部看男友。最近一次則是因為結束了一段感情,心情一直處於混亂之中,正巧有個機會出差到馬來西亞,在那裡,體會了當地人的熱情和友善,覺得以後,不管是看見飛機的影子、聽見飛機的聲音,心情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惘然若失,也時常想起我在馬來西亞的朋友。
前幾天朋友帶我上近郊的山去看飛機。在山上,我第一次從側面看飛機的起降,耳中沒有了飛機的聲音,雖然看著每一架飛機起降,卻沒有以前那熱熱鬧鬧的心情。隨著飛機的起降,我心中彷彿有一部放映機,放映著最近發生的每一件與飛機有關的事。朋友在我的耳邊,斷斷續續說著他的近況,我的心思則被不斷起降的飛機,及浮上心頭的往事所佔據。
記得剛結束感情時,有一段時間很消沈,時常在人群中覺得孤單,但是為了躲避別人的安慰及害怕面對家人的關懷,我每天必須打起精神,不斷的向別人證明我很好,並不因為一時的失意而傷心。事實上,我有些不知何去何從,面對家人、朋友,我會自動換上積極快樂的神情,一個人時,才能真正露出自己的憂傷。也因此我逃避與別人相處的機會,一個人逛街、一個人連趕兩場電影、一個人到公園、到山上去吹泡泡、看人,說不上來究竟快不快樂,只想逃離表裡不一的自己。
直到有一天,一位同事跟我說了他自己的故事。一年多前,他與相戀多年的男友分手,在那段傷心的日子裡,他看了一部不知名的電影,說有個人死後到天堂,那個地方有許多天使,還有許多像電視一樣的機器,天使請他坐下來,然後這些機器就開始放映他的一生。他就這麼看著他的一生像電影一樣放映著,但是他發現機器只要放映他逃避一些事情時,畫面就停格,於是一部部機器停格著他第一次惹爸媽生氣卻不敢道歉,他愛上一個女孩卻不敢表達,他為人父親時,不敢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愛。終於,他的一生放完了。
天使們一陣討論之後告訴他:你在這一生中缺乏了愛與勇氣,所以我們要請你重回人間,把愛與勇氣學會之後,再回到這裡來。畫面一轉,這個人又出生在人間,重新學習愛與勇氣。朋友告訴我,這部電影讓他非常震撼,原來如果他此生學不會原諒,那麼他得來生再學;如果她此生學不會勇敢面對,那麼他得來生再學。那為什麼她不在這一生中就學好這兩件事?她的這一番話,讓我重新提起勇氣,去面對我該面對的生活。
想到這裡,再看看眼前起飛、降落的飛機,我覺得每個人的心就像座機場,如果你不讓一些人走,那麼就有一些人永遠也進不來,如果你讓自己的心長滿了無名草,就像機場跑道沒有保養,再好的飛機也會發生危險。
我想給自己的心建一座塔台,指引那些起飛和降落的飛機,無論起或落,他們都曾在我心中停留。

改變人生的21種好習慣

改變人生的21種好習慣

 當一個人渾噩度日的時候,他忘了閱讀好書是一種習慣。  
    2 
當一個人業績消退的時候,他忘了積極行動是一種習慣。
 當一個人體力日差的時候,他忘了運動建身是一種習慣。
 當一個人工作疲憊的時候,他忘了認真休息是一種習慣。
 當一個人孤傲狂放的時候,他忘了感恩惜福是一種習慣。
 當一個人志得意滿的時候,他忘了謙沖為懷是一種習慣。
 當一個人錢不夠用的時候,他忘了投資理財是一種習慣。
    8 
當一個人覺得工作低迷的時候,他忘了激勵自己是一種習慣。
 當一個人懷疑自己的時候,他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種習慣。
 10當一個人忽略家人的時候,他忘了愛與關懷是一種習慣。
 11當一個人生活枯燥的時候,他忘了用心體會是一種習慣。
    12
當一個人忙於工作的時候,他忘了安排休閒是一種習慣。
    13
當一個人目中無人的時候,他忘了不斷學習是一種習慣。
 14當一個人服務不佳的時候,他忘了讓顧客滿意是一種習慣。  
    15
當一個人慌張失措的時候,他忘了萬全準備是一種習慣。
 16當一個人推諉責任的時候,他忘了勇於承擔是一種習慣。
 17當一個人腸枯思竭的時候,他忘了轉型思考是一種習慣。
 18當一個人沮喪失意的時候,他忘了檢討改進是一種習慣。
 19當一個人畏懼調職的時候,他忘了提昇自己是一種習慣。
 20當一個人溝通障礙的時候,他忘了真誠傾聽是一種習慣。
 21當一個人覺得人生乏味的時候,他忘了培養幽默是一種習慣。

不怕犯錯

不怕犯錯

有個新婚妻子幽幽地向丈夫抱怨:「你真幸運,你所得著的是純潔的愛情,你享有我的初戀。我未曾談過戀愛,希望你珍惜我的純潔。」那丈夫很有智慧地安慰新娘:「妳真有福,妳所得著的是成熟的愛情,妳享有我的終戀。我若未曾談過戀愛,那有今天的成熟。希望妳珍惜我的成熟。」
戀愛談一次就成功,聯招考一次就上榜,
生意做一次就賺錢,道理聽一次就歸信,
開車學一次就上路,論文寫一次就通過,
課堂教一次就老練,天才!天才?
對不起,你的人生少了一樣調味品:你從未嘗過進步的快樂,成長的
喜悅。
射箭射斜了,拼字拼錯了,講話講溜了,走路走歪了,戀愛戀吹了,那是很平常的事!勇士有時懼怕,智者有時愚拙,專家有時出糗,辯士有時舌結,本來就是這樣!
看見別人犯錯,不必苛責別人,平常得很。發現自己犯錯,不必生自己的氣,本來就是這樣。贏家把錯誤看作是「最好的老師。」要緊的是,從錯誤中吸取寶貴的教訓。
所以,別害怕你會犯錯,因為:
‧有一種人從不犯錯:從不殷勤嘗試的人。
‧從不犯錯的人作不出什麼事。
‧人都會犯錯,但傻瓜才會不斷的犯同樣錯誤。
‧人一生所可能犯的最大錯誤是,因為怕犯錯而不敢嘗試。
愛迪生失敗過。他犯了一千次錯誤,他用了一千種不合適的材料去作燈絲。有個記者問他:「失敗一千次的感覺如何?」這位堅毅的發明家回答:「電燈是第一千零一次的嘗試而成功的!」
贏家不怕犯錯,怕只怕因犯錯而不敢嘗試。